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绍兴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2-07-20 10:1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字号:[ ]
分享: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大数据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紧紧围绕“152”工作体系,全力推进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为全方位各领域数字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撑,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2021年首批“争先进位、率先发展”先锋单位。高质量承担省级“浙里办”城市频道、数字孪生、IRS对接等10个试点建设任务,试点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会议上交流发言,为全省平台建设提供多个绍兴样板,输出绍兴经验。

(一)“一体化”目标基本实现。一是全面实现市县平台落地贯通。按照省统一标准、统一架构,全市统筹推进县级平台建设,在已有市级平台的基础上,6个县级平台今年全部建成、全面上线运行,基本具备支撑全市数字化改革多跨场景应用能力。在首轮省对各地平台综合评估中,我市各县级平台整体建设水平、综合支撑能力位居全省首位。数字化改革应用基本实现“浙里办”、“浙政钉”整合接入,我市全年新增“浙里办”应用50个,比上一年增加166%;日活用户达9.5万人次,同比增加126%。新增“浙政钉”应用106个,比上一年增加200%。二是初步实现数字资源一体统筹。我市公共数据平台、政务云被列入与省一体化资源系统(IRS)对接首批试点,全省率先启用IRS,有效实现市县一体化数字资源的统筹与推广,为全市数字资源统筹协调、高效配置奠定基础。3个案例入选省IRS使用优秀案例,柯桥区案例在2021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专题发布会上推介,嵊州市作为代表在全省IRS应用作经验介绍。三是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应用统筹。对原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印发《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绍兴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明确新阶段下,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的内涵和类别,补充完善审批管理程序和要求,为统筹推进、协同共建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建章立制。

(二)“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一是数字孪生初步破题。以“三张清单”为逻辑主线,聚焦城市空间“隐蔽体、危险体、复杂体”,积极承担、高效完成省数字孪生试点建设。我市柯桥区印染行业有限空间安全智治、上虞区杭州湾智慧园区监管平台作为全省首批10个试点应用,已顺利完成省级验收。诸暨市公路路网运行管理应用建设入选全省第二批数字孪生应用试点。二是智能组件共建共享初显成效。绍兴市、柯桥区分别入选组件目录梳理和组件共建共享省级试点。目前,全市共上架应用组件15个,完成统一组件申请与关联工作的应用系统202套。涌现出了视频解析组件、短信发送组件、地图测量组件等应用使用高频组件,如我局提供的视频解析组件已累计识别过车数据914万余条,有力支撑智慧城管、无废城市信息化系统等应用。三是数字化改革门户迭代优化。“数字绍兴”门户历经3次改版,集成五大领域综合应用、6个区县门户、跨领域跨地域查阅搜索、重大任务进展情况的“一屏概览”、多跨协同优秀应用集成展示、数字化改革工作动态更新、领导批示任务实时跟进反馈、工作安排一屏查看,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核心指标展示等9大功能。创新开发上线数字化改革话语体系智能小助手“小数”,已提供700多次数字化改革智能语意咨询服务。越快兑、无废城市信息化系统、浙里人才管家等13个门户集成上线应用被评为全省优秀应用,“数字绍兴”门户建设总体水平位居全省第二,在全省数字化改革门户建设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

(三)“高质量”供给逐步推进。一是共享开放能力不断提升。全年累计申请数据共享2643批次,共享满足率9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数据共享平均审批时间缩短至3.67天。全年累计开放数据集、接口723个,开放数据6.36亿条。市县联动顺利举办绍兴市第三届公共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电力、金融专场,涌现出一批垂管部门数据创新典型应用案例。二是应用创新有效支撑。综合利用省平台回流数据、市平台本源数据开展数据仓建设,市县两级共建数据仓113个,占全省的15.7%。

(四)平台“健壮性”得到加强。一是着力提升基础设施集约度。市政务云平台承载各单位499套应用系统。结合IRS建设,6071个云资源实例实现统一申请、统一管理;开展常态化云资源利用整治,推动云平台释放闲置资源,382个云资源完成降配,显著节约财政资金。二是着力提升数据网络安全性。政务外网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对市县两级云、网、端、数据和应用全链路监测;构建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体系,对数据采集到数据销毁等各环节进行全面监管;高效推进我市等保备案工作,全市政务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率从年初32%提升到65%。市级政务外网核心网络全面提升至30G,为数字化改革提供可靠网络带宽支撑。三是着力提升国产化水平。全市66个部门1.3万余台终端全部替换到位,122套系统适配改造完成,省定912工程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省验收,真替真用水平位居全省首位,可持续保障分中心建设模式得到上级肯定。

(五)“标准化”规范渐成体系。一是管理标准化。实施首席数据官制度。印发《绍兴市首席数据官制度》(绍数改办发〔2021〕2号),在全省率先推行。市级部门71家单位、县(区、市)级400余家单位设立首席数据官。二是数据标准化。印发《绍兴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工作指南》,规范全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印发《绍兴市数字化改革一体化政务网络安全监管平台对接规范》,规范市县两级网络安全监管平台对接;印发《绍兴市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对接规范(试行)》等 6 个文件,规范县级公共数据平台与市公共数据平台各子系统对接。三是流程规范化。规范IRS申请、审批数据资源和政务云资源,编制《IRS 公共数据申请审批操作手册》和《IRS云资源申请指引》。

(六)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支撑。一是快速上线“绍兴市疫情防控动态综合应用”。2天时间快速上线疫情防控动态综合应用,此后连续迭代十余个版本,有效实现数据平台整合、综合应用关联、“五色图”可视化决策,抗疫全流程管理。孙春兰副总理、袁家军书记在上虞督查期间专门听取了五色图动态应用的汇报,并表示肯定。二是全力做好重点人员管控。二是全力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做好入境人员以及国内重点人员的研判、摸排、核查、管控工作,落实相关人员的集中隔离、居家健康观察以及日常健康检测工作。三是有效保障视频通讯基础设施。快速响应、可靠完成中央、省委省政府领导在绍兴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的视联网和电子政务网络保障工作。完成临时疫苗接种点和核酸检测点的网络保障工作。利用专线、VPN、5G等多种技术手段确保疫苗接种场所的政务外网有效接入,累计为16个临时疫苗接种点提供网络保障服务。

二、2022年工作思路

聚焦高质量全方位支撑数字化改革目标,以“强基、赋能、贯通”为核心,持续提升平台“一体化”“智能化”水平,全力打造健壮稳定、集约高效、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开放兼容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着力夯实数字化改革动力之源、支撑之基。到2022年,公共数据平台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到99%,应用支撑平台可靠性达到99.5%,新建应用统一组件利用率达到90%,政务云平台可靠性达到99.95%。

(一)围绕“夯实数字化改革支撑基石”,提升“四横四纵两端”能力。一是提升数据高质量供给能力。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到99%。开展市县平台运行常态化评估,加强运维力量、健全运维机制。深化公共视频监控建设一体化改革,完善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机制。提升视联网能力,支持4K视频会议。建设政务网络统一密码服务平台,加强常态化云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二是提升网络安全监测防护能力。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健全网络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完善政务外网安全监测通报评估和数据安全责任机制。建设网络安全运营中心,提升主动防护能力。推动全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三是提升基础网络支撑能力。完善政务云容灾备份体系,推动重要数据异地备份,提高关键应用系统健壮性和数据可靠性。加强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云资源保障,协同推进行业云建设。四是提升“浙里办”“浙政钉”集成服务能力。持续推动“浙里办”绍兴城市频道建设,做好应用汇聚、“同源发布”管理、支撑保障、线上线下运营推广,动态调整群众企业关注度高、使用频率大的应用,提高绍兴频道的活跃度和实用性,确保应用“好用易用”,办事服务故障时长低于0.02%。推进“浙政钉”工作台建设,指导部门完成移动应用整合,确保“浙政钉”为政府端移动办公应用唯一出口。提高应用整体质量,整改下架低频应用,推动上架多跨协同应用,“浙政钉”用户日活跃率达到80%。

(二)围绕“迭代数字化改革赋能中心”,完善技术应用、资源利用、应用使用体系。一是深化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体系。以“数字孪生”体系为主跑道,以柯桥区“印染行业有限空间安全智治”试点、上虞区“杭州湾智慧园区监管平台”、诸暨市公路路网运行管理应用试点为抓手,推进城市治理“一网通管”,夯实数字孪生数据底座,推动“IoT(物联感知)”“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公共数据等多元数据归集与融合。开发一批数字孪生智能化组件,健全完善“一地创新、全市受益”的组件共建共享机制,提高应用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深化数字孪生应用及组件的推广。到2022年底,数字孪生体系初步建成,数字孪生应用场景、数据底座和联动机制基本建立。二是完善“以用促建、共建共享”资源利用体系。围绕高质量建设,提升数据及时性、准确性。推动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共性技术一体化协同联动,打破条块分割,减少重复建设,充分发挥整体效应。围绕标准化建设,推进数据定义标准化,系统开发标准化和综合集成标准化,实现数据多用,并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反复应用核准。三是完善数字化改革应用实效评价体系。优化数字化改革应用实效评价机制,开展应用年度绩效评估,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与运维费用、升级改造扩建费用安排的关联机制。完善数字化改革应用常态化监测机制,开展应用系统综合利用率分析建模,结合CPU利用率、内存存储利用率、网络访问量等因素,综合评定应用系统综合利用情况。

(三)围绕“搭建数字化改革贯通枢纽”,实现平台贯通、体系贯通、门户贯通。一是助力推进“152”体系与“141”体系贯通。启动建设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服务网关,打造“152”体系与“141”体系贯通技术核心枢纽,助力推进“152”重大应用按需下沉、有序对接。二是以IRS为支撑推动实现平台贯通。迭代优化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以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建设为主跑道,推动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和贯通。到2022年底,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更加完善,资源目录(应用系统目录、智能组件目录、公共数据目录)更加完备,三大机制(应用统筹机制、组件共建共享机制、数据资源高效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实现全市数字资源一本账管理、一站式浏览、一揽子申请、一体化生产、一平台调度和一张网管控。更新扩充资源目录,实现应用与组件、数据的更高关联率,促进数字资源“一地创新、全省受益”。基于应用工厂进行应用开发,完善IRS应用推广的配套机制,建立健全数字资源运营运维体系。三是推动数字化改革“门户”贯通。迭代完善“数字绍兴”门户建设,根据数字化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门户页面,引导五大领域开发、共享各类数字化功能性组件或接口,供市县两级数字化改革共用,推动门户集约化开发、部署,引导各领域门户多跨场景应用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